【听力健康 · 助听器验配】浅谈NAL-NL1公式
原创 2016-08-08 Cathy
关于NAL公式
1976年,澳大利亚国家声学实验室在1/2增益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NAL公式。NAL公式的出发点是假定所有言语频带通过助听器的输出使佩戴者产生相同的响度感受。目的是使助听器佩戴者在言语聆听强度下产生**的言语可懂度。
不过有研究表明,在各频段上实现响度正常化并不能获得**的言语分辨能力,反而可能会因低频向上掩蔽效应而影响言语分辨。
因此1999年澳大利亚国家声学实验室推出新一代的非线性放大处方公式NALNL1。
NAL-NL1公式与NAL公式不同之处在于,它并不试图使助听器的输出在每个频率上
产生相同响度,它的目的是使佩戴者对不同强度的言语产生**的言语可懂度。
NAL-NL1公式在计算目标公式时考虑了气导及骨导阈值。不舒适阈对目标增益的
计算没起到多大作用,但它的数值可从气导及骨导数值预测。如果骨导没有测试,
无骨导数值,则默认气导=骨导,为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NAL-NL1目标增益计算包含两部分:
1)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增益补偿建立在气导阈值的基础上;
2)传导性听力损失的增益补偿来源于气骨导差。
因此在调试软件中,传导性听力损失者的骨导阈值没有被输入时,软件将会认为是
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者的听力进行选配。
举例一:
如下图所示,右耳无骨导值,默认气导=骨导。左耳为传导性听力损失。左右耳气
导阈值相同。

经过NAL-NL1公式的首次验配,左右耳的增益曲线如下所示:
.jpg)
通过对比,可知:
虽然气导阈值相同,但因是传导性听力损失,NAL-NL1则会考虑骨导阈值,增益补偿与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不同。
传导性听力损失者因对声音响度的要求比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者的要求高,验配公式已考虑此项因素,将低频增益提高,以满足响度要求。
举例二:
下图左右耳均为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且气导阈值相同,但骨导阈值不同。
.jpg)
经过NAL-NL1公式的首次验配,左右耳增益曲线如下所示:
.jpg)
通过对比,可知:
尽管骨导阈值不同,但对于具有相同气导阈值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NAL-NL1验配公式的补偿增益是相同的。
NAL-NL1对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目标增益计算来源于气导阈值。
那么对于混合性听力损失的补偿增益,NAL-NL1是如何计算的?
举例三:
右耳气导=骨导,为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左耳为混合性听力损失。
.jpg)
经过NAL-NL1公式的首次验配,左右耳增益曲线如下所示:
.jpg)
从图中标记处可知:
混合性听力损失的补偿增益比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高。
这是因为混合性听力损失具有传导性听力损失的特点,在验配公式计算补偿增益时考虑了气骨导差。
从以上验配公式的目标增益补偿的计算方式来看,我们建议:
对听力损失者的纯音测试项目要尽量做齐全,并且将测试结果完整地输入助听器调试软件,以保证首次验配结果的准确性,提高助听器佩戴者满意度。